创设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增强中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决定性因素

行业资讯发布时间:2022-12-08


  教学目标通常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每个单元、每节课甚至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它服从并服务于育人目标、课程目标,是育人目标、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和灵魂,对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控制和激励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教学目标是否准确科学、全面具体、切实可行,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关系到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和效果。教师无论在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的教学活动,还是课后的教学反思,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考和行动。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好国家规定的课程育人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求,不能打折走样,更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课程。中职思政课(2001—2019年称“德育课”)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既是落实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落实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思政课进行过三次重大改革。改革开放初期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纳入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1993年以前,中等职业学校没有独立完整的思政课程体系。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构建了九门有别于普通高校、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体系。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同时颁布了四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大纲,把职业指导等纳入必修内容,彰显了职业教育特点,教学目标在过去强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和运用”的目标要求,体现知行合一。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实际,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必修课程及“心理健康”等选修课程,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更加强调德育课的育德目标。在教学目标方面,依据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和身心特点,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明确规定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的目标要求,对达成德育课课程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启动的新一轮中职思政课改革,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铸魂育人的新要求,立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开创性地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主导研制课程标准,凝练了“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并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很好地解决了“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割裂的问题,有效地实现了思政课从“三维目标并举”到“三维目标一体”的过渡,使党的教育方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有效抓手和载体,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具体化,提升了可操作性。因此,创设既符合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又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不仅决定着中职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决定着教学成效的高低程度。


  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教学,要把培育核心素养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时,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全面客观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每单元、每课、每个课时的内容,科学合理地确定应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并且围绕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合理选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施时,要关注核心素养在教学各环节的落实情况,思考相应核心素养结合具体内容在教学中的生长点,突出教学重点对达成核心素养的作用,研究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在课后教学反思时,要评价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关注核心素养的落实效果,总结核心素养培育的改进内容和路径。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以下简称“教学能力比赛”),要求“中职思政课”教学目标,要“严格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注重突出职教特色,与授课班级所属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实际使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机统筹。”这是在国家最高规格的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层面,以“评分指标”的方式对中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价值功能进行了清晰界定。具体说,这意味着参与中职思政课教学能力比赛的教学设计(或教案),在教学目标方面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以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否则就不符合比赛要求。


         --------------------------------------------------------------------------------------------------------------------------------------


  推荐阅读:


  多国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锚定职业本科教育发展风向标


  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本遵循


  “双师型”教师认定要关注什么


  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内容要义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正仁教育集团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仁教育集团-正仁文化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