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新职教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热点推荐发布时间:2022-06-0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新职教法”)的实施,无疑将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深化职业教育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夯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法治基础,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职教法在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有新的突破。认真学习贯彻新职教法相关规定,对于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新职教法着力把党的领导落实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法律制度规范,不仅在总则第四条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在第四章“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第三十五条中对公办职业学校和民办职业学校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一步健全党对职业教育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着力落实公办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民办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落实党的领导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二要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育人目标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新职教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要求。


  新职教法第二条给出的职业教育内涵,将教育内容规定为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三个方面。贯彻落实新职教法,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育人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要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开齐开足思政课,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根据“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专业课教学。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要注重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德育导师,建设一支阅历丰富、有亲和力、身正为范的兼职德育工作队伍。


  三是挖掘“大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既要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挖掘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典型事例、历史人物、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也要把“大思政课”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善于运用同心抗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典型事件和成果,使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大课堂,感受当代中国的巨大变化,增强“四个自信”。


  扎实推进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


  新职教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校风、学风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的关键抓手,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要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文化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更好地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生身边最直接的榜样和示范,教师的关爱关心关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剂。要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牢固树立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和每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的观念。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职教法在总则第一条就明确将“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作为立法宗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最终要看育人质量。职业教育育人质量的标准是“德技并修”,其中,党的领导是保障,“德”是灵魂,“技”是立业之本。


         --------------------------------------------------------------------------------------------------------------------------------------


  推荐阅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成型


  全面落实新职业教育法需要攻坚克难


  新《职业教育法》深刻彰显“四个自信”


  以哲学思维理解新职教法,以新职教法护航技能成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正仁教育集团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仁教育集团-正仁文化公众号

分享到: